受房地产下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钢铁、水泥行业在2022年度产量下滑,价格下跌。这两个行业上榜企业的碳排放总量虽然同比下降,但是价格波动的影响大于减碳成效,平均碳效最终均同比下降。
综合来看,各行业减碳的经济压力不同,电力、水泥、钢铁这三大排放主力的压力较大。在此情况下,百家上市公司在减碳上的表现如何?我们从十大议题考察企业的“双碳领导力”,按分值高低划分为从“卓越”到“一般”的五个等级。
2022年度,百家高碳排放公司的表现等级仍然以“良好”、“中等”为主。不过,最末的“一般”等级数量大大减少,“优秀”等级明显增加。
此外,百家公司在多数议题上的均分较上一年度有所提升。整体来看,高碳排行行业主体在双碳议题上的表现逐渐进步。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度,百家上榜公司中有58家主动披露碳排放数据,较去年增加15家,高碳排放企业的数据披露意识有所提升。其中,A股上市公司披露占比约33.90%,虽然仍远低于A+H上市的91.76%和H股上市的94.12%,但较三年前的7.84%有了显著的进步。
从披露碳排放数据的范围来看,大多数企业选择只披露范围1+2排放,仅宝钢股份、中国移动、中电控股、复星国际四家企业披露了部分类别的范围3排放。此外,受产业链下游企业影响,钢铁企业更多地关注自身碳足迹。在27家披露产品碳强度或碳足迹的企业中,钢铁企业占37%。
2022年度,百家企业中提出减碳目标的超四成,已由去年的29家增加到41家,覆盖的碳排放规模达22.51亿吨。但与此同时,仍有超过公司数量一半、超过排放总量一半的上市公司没有明确提出自己的减碳目标。
2022年度,百家高碳排放上市公司中,越来越多公司开始建立碳管理团队,并使得碳排放管理趋于规范和高效,但仍亟需建立以降碳为方向的考核奖惩机制。同时,越来越多公司开始研究双碳形势,着手制定低碳战略,但目前主要关注自身,对价值链减排的关注度不高。
六大重要行业的表现
针对双碳领导力榜单,我们正逐步构建“1+X”体系。其中,“1”为主榜单,评价中国排放量最高的100家上市公司,即前述碳排放榜单中的公司。“X”为分行业榜单。
2023年,我们评价了食品饮料、汽车与动力电池、互联网、银行、证券、房地产六个行业的头部上市公司。以下是各行业评价结果:
食品饮料
食品饮料是今年新增的行业,其上接农业、涵盖制造业两大高碳排放行业,且直接面向广大C端消费者,对普及绿色低碳理念可谓得天独厚。
我们选取2022年营收靠前的30家上市公司,涵盖白酒、非白酒(啤酒)、饮料乳品、食品加工等食品饮料二级分类行业(参考申万行业分类)。
其中,蒙牛乳业和伊利股份2家公司获得“卓越”级别。此外,获得“优秀”级别公司有5家,“良好”级别公司15家,“中等”级别公司8家,没有公司获得“一般”级别。
汽车与动力电池
近年来,新能源车异军突起,汽车行业(含动力电池)在不景气的宏观环境下成了为数不多的亮点。电动车、锂电池、光伏组件取代服装、家电、家具,成为中国出口的“新三样”。
但另一方面,以欧盟为代表的中国汽车出口目的地政府,已经出台,或正在制定一系列碳足迹管理法规,迫使汽车行业提高对碳足迹的管理。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重要来源,今年,我们也将动力电池行业的头部上市公司纳入榜单。
2022年度,吉利汽车、宁德时代、广汽集团获评“卓越”等级。此外,有3家公司获评“优秀”,7家公司获评“良好”、12家公司获评“中等”、4家公司获评“一般”。
互联网
2022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亿元,总量位居世界第二,同比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1.5%。数字技术在助力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推动各行各业深度减排具有巨大潜力。
今年,我们纳入在美上市的中资企业,关注对象依旧是主营业务为信息技术等、并发布ESG、CSR等报告的上市公司。
2022年度,阿里巴巴、腾讯控股和百度集团继续保持“卓越”。“优秀”等级有4家,“良好”等级9家,“中等”等级13家,仅1家为“一般”等级。
金融
金融支持是实现碳中和不可或缺的力量。自“双碳”目标提出以来,中国绿色金融政策体系不断完善,绿色金融业务迅速发展。
截至2022年12月,中国本外币绿色信贷余额已达22.03万亿元,同比增长38.5%,存量规模位居世界前列,投向结构较2021年更加均衡和多元化。
2022年,中国境内外贴标绿债发行量为155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1万亿元),同比增长35%。按符合CBI(气候债券倡议The Climate Bonds Initiative)定义的绿色债券计,中国在2022年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绿色债券发行市场。
我们从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参考申万行业分类)中各选取主营业务在境内,营收排名靠前的30家上市公司。
与其他行业相比,商业银行整体表现水平更高,2022年度,商业银行表现进一步提升,绿色金融业务持续增长,信息披露逐渐完善。但与此同时,商业银行在自身碳排放核算、减排方面仍然十分不足。
网络技术支持
北京万众久合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邮编:101500
邮箱:121616107@qq.com
联系我们
电话:13811152553
微信:CEPETA666 或 dianli936
邮箱:zgdlxh@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