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反映了持证企业分布与发展、分析了持证企业特征与结构之后,《资质报告》重点关注了资质管理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情况。根据《资质报告》,2021年,在“双碳”政策背景下,新能源发电的发展速度持续加快,新增持证发电装机中,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装机容量持续增长,达到74803兆瓦,继续超过同年火电新增装机容量,成为发电装机的新增主力。《资质报告》还显示,2021年,国家能源局各派出机构共注销177台达到设计寿命机组的许可,涉及容量1602兆瓦;经安全评估共许可150台机组延续运行,涉及容量8191.3兆瓦。另外,2021年,国家能源局派出机构共向36个增量配电项目颁发了电力业务许可证(供电类),全部为试点项目。截至2021年底,增量配电项目累计取证数量达到213个,其中试点内项目191个。五批试点项目总的取证比例为41.61%。从各省取证进程来看,约半数省份试点项目取证比例达到50%以上。
从电力行业总体、持证企业、派出机构辖区和电力集团及其所属企业角度,《信用报告》反映电力行业信用状况总体良好,部分企业存在失信甚至严重失信,需引起高度重视。
据介绍,《信用报告》依据归集共享的信用信息,对近6万家电力企业从总体信用状况、持证企业类别、派出机构辖区、电力集团及其所属企业等多个维度进行统计分析。
《信用报告》显示,电力行业信用状况总体良好,优级和良级企业56540家,占比约95%;差级企业1110家,占比约1.9%。从持证企业总体信用状况来看,《信用报告》显示,优级和良级企业约占96%,高于电力行业总体水平1个百分点;差级企业占比1.3%,优于电力行业总体水平0.56个百分点。输电类持证企业全部为优级和良级,没有中级和差级。从派出机构辖区来看,《信用报告》显示,优级企业数量较多的为华北监管局、南方监管局和山东监管办辖区;占比较高的为福建监管办、江苏监管办、浙江监管办、山东监管办和华东监管局辖区,均超20%。差级企业数量较多的为东北监管局、华北监管局和华中监管局辖区;占比较高的为贵州监管办、河南监管办和山西监管办辖区,均超2.8%。从行政性信用信息来看,《信用报告》显示国家能源局派出机构作出的行政处罚信息432条、涉及419家企业,组织完成信用修复126条、涉及118家企业。
《信用报告》显示,大型电力集团总部信用状况良好,没有失信行为,但其所属个别企业存在失信行为。16家电力集团及归集到作为分析样本的所属8356家企业,优级和良级8103家,约占97%,高于电力行业总体水平近2个百分点;差级企业占比0.22%,优于电力行业总体水平1.64个百分点。《信用报告》鼓励企业信用状况较好的电力集团企业发挥龙头引领,助力行业信用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