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端稳能源饭碗 守住安全底线 为经济稳增长提供强劲动力
来源: | 作者:中国电力工程技术协会秘书处 | 发布时间: 1105天前 | 10875 次浏览 | 分享到:


  2022年4月25日,准噶尔盆地首口最深探井征10井在7600米的超深层见到油气流。“征10井成功揭示了准噶尔盆地超深层发育良好的储层及有利成藏条件,有望开辟新的资源接替阵地。”胜利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首席专家任新成充满信心。


  在松嫩平原,大庆油田前4个月实现国内原油产量978.96万吨、天然气21.19亿立方米;在鄂尔多斯盆地,长庆油田自营区新建产能112亿立方米;在巴蜀大地,西南油气田在海相碳酸盐岩、陆相致密气、海相非常规三大领域取得新发现新进展……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能源行业大力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原油、天然气产量分别同比增长4%、4.9%。


  在加大油气勘探开发的过程中,科技创新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2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考察期间,连线“深海一号”作业平台时强调,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任务。要推动海洋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把装备制造牢牢抓在自己手里,努力用我们自己的装备开发油气资源,提高能源自给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2021年6月25日,“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在海南岛东南陵水海域正式投产,标志着中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能力全面进入“超深水时代”,实现了从300米向1500米超深水挺进的历史性跨越。一年多来,“深海一号”累计生产天然气突破20亿立方米,累计外输凝析油超过20万立方米,成为我国“由海向陆”保供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贸港的主力气田,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的建成投产正是我国油气行业加大科技创新、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的缩影。目前,亚洲第一深水固定式石油平台“海基一号”上,180多名工人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新油田投产准备工作;在恩平油田,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恩平15-1中心平台上部组块完成整体浮托安装……


  一系列举措取得显著成效。“四年来,全国能源系统和油气行业坚定不移推动油气行业增储上产七年行动计划和实施方案落实落地,油气增储上产取得重要阶段成效,实现勘探大突破、原油稳增长、天然气快上产,坚决扛起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大责任。”章建华日前在2022年大力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工作推进会上表示,要牢牢守住油气战略安全底线,以国内油气增产保供的确定性,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大力发展新能源 建设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


  2022年1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进行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加大力度规划建设以大型风光电基地为基础、以其周边清洁高效先进节能的煤电为支撑、以稳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压输变电线路为载体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要把促进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有序发展光能源、硅能源、氢能源、可再生能源。要加快发展有规模有效益的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等新能源,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

评标工程师
报考条件
报名流程
执业证书
报名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