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为深入推进节能和提高能效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不懈推进节能和提高能效,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节能和提高能效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新时代新征程上,要深刻认识节能和提高能效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助力统筹发展和安全,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节能和提高能效是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效益的有力抓手。能源利用效率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质量效益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能耗强度累计下降26.4%,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2%的经济增长,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作为拥有14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我国要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必须彻底改变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粗放发展模式,切实降低单位产出能源资源消耗,以更少的能源资源消耗创造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节能和提高能效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必然选择。与其他措施相比,节能和提高能效是当前最直接、最有效、最经济的降碳手段。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通过节能和提高能效,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近30亿吨。国际能源署测算,要实现全球温升控制目标,节能和提高能效的贡献率高达37%。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要加快节能和提高能效,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从源头和入口形成有效的碳排放控制阀门。
节能和提高能效是维护发展安全的重要保障。当前国际形势复杂严峻,全球能源治理体系深度调整。为应对能源危机,欧洲多国普遍采取更严格的节能措施,增强能源获取可靠性可负担性。我国仍处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能源消费总量还将持续刚性增长。为此,必须着力提高能效、充分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牢牢守住高质量发展的安全底线。
节能和提高能效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应有之义。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能源资源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奢侈浪费造成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通过节能和提高能效,减少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超千万吨。随着污染末端治理空间收窄、成本上升,应坚持节能即减排的导向,以节能降耗实现源头预防,协同推进过程控制和末端治理,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牢牢把握推进节能和提高能效的工作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