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保值增值,锻造一流的价值创造能力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更高质量创造经济价值,增强核心竞争力和核心功能。
中国华能坚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价值创造为根本,以电源结构和布局优化推动盈利结构转型,以智慧供应链提升价值链,以精智管理促进价值提升,抓经营、强管理,降成本、增效益,着力打造以发电产业为核心,煤炭、金融、科技环保等产业高效协同的新格局。树立鲜明发展导向,建立起以利润总额、资产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全员劳动生产率、研发投入强度、营业现金比率为主的“一利五率”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坚决摒弃规模和速度情结,坚定走高质量发展道路。积极转换盈利模式,做强做优做大清洁能源增量,新能源利润贡献率逐年提升,占比近60%;多措并举推进火电扭亏减亏,全面完成僵困企业治理,成功打赢火电产业扭亏增盈“翻身仗”;建成央企首个智慧供应链平台,实现供应链全过程可视化,平均节资率超过18%;打造燃料管理可视化平台,实现燃料管理所有环节线上运行,近两年节约燃料成本超120亿元;持续强化风险防控,从严从实抓好债务、投资、金融业务等重点风险防范化解,资产负债率近年来持续下降,年均下降1.26个百分点。新时代十年,公司营业收入从2800亿元增至4300亿元,归母净利润从5.4亿元提升至近60亿元,利润总额年均达200亿元,国有资产实现持续保值增值。
坚持“中国特色”,锻造一流的企业治理能力
国有企业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企业制度作为基础保障,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方向,加快形成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切实把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中国华能坚决贯彻落实“两个一以贯之”重要要求,把党的全面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领域各环节,推动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领导在完善公司治理中不断加强,党建工作要求进章程全面实现,涵盖公司章程、治理主体权责清单和议事规则的“1+N”制度体系不断健全,党组、董事会、经理层等治理主体的权责边界更加明晰,党组会前置程序要求全面落实,党组织前置研究更加精准高效,董事会建设和运行质量有效提升,126家子企业完成董事会应建尽建;三项制度改革稳步推进,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契约化管理高质量全覆盖,378家子企业1700多名经理层成员全部签订年度和任期契约,实现从“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全面深化市场化用工,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机制持续推进,不断加强人才引进,三年累计引进尖端人才75人。连续2年获评国资委改革考核A级,被选为央企改革“综合典型”、中央企业“公司治理示范企业”,科改示范企业在能源行业唯一连续3年获评考核标杆且名列前茅,改革案例入选中央改革办《改革案例选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