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至1983年,63年,一根电线终于蜕变成海缆的模样,在海底潜行,带着舟山电力跨入了海缆时代。而承载它的支柱也由木杆、水泥杆到后来的铁塔,在量变积累的基础上形成质的飞跃。
如今,海缆是舟山的“当家花旦”,布缆船经国网舟山供电公司与海军通信应用研究所联合研制,具备了承接海洋输电、国内海上风电和长距离海缆工程的能力,成为了业界的大国重器。
经过改革开放40余年的4次飞跃,舟山不但用上了“大陆电”,还研发出世界首根500千伏交联聚乙烯交流海缆,用“中国智造”解决了海洋输电世界难题。
东海之畔,2085个岛屿,1470公里海底电缆,串联起海岛的光明,承载起新区腾飞的希望。
从孤网发电到大陆联网、再到全面进入超高压时代;从柴油机、火力发电到海上风电、滩涂光伏、潮流能再到国际领先的五端柔性直流输电示范工程,舟山一步步从封闭落后的海岛成长为对外开放、经济繁荣的新区与自贸区。
在每一根电线的背后凝聚着数代舟山电力人筚路蓝缕、开拓进取、技术创新的时代精神。沧浪滔滔,历史作证,一根电线牵出一部中国海洋输电发展史。世纪追光,又是新的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