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大型抽水蓄能电站有了“国产大脑”
来源: | 作者:中国电力工程技术协会秘书处 | 发布时间: 718天前 | 4595 次浏览 | 分享到:

广州从化南昆山脉北侧,绿水青山相映成趣。这里建有我国首座大型抽水蓄能电站——广州抽水蓄能电站。今年,该电站投产30年后新添了个“第一”——第一次用上了“国产大脑”。

  12月7日,记者从南方电网储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网储能”)获悉,我国自主研制的首套抽水蓄能核心控制系统在广州、惠州两座抽水蓄能电站投运以来,截至记者发稿时,安全启动已超过1500次、累计运行超过1.7万小时。这标志着抽水蓄能电站4类核心控制子系统均成功实现了全面国产化,有力提高了我国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性。

改变核心控制系统受制于人局面

  抽水蓄能电站是目前技术最成熟的大规模储能方式之一,是保障我国新能源消纳的重要力量。截至今年9月底,我国抽水蓄能在运总装机容量达到5000万千瓦,居世界首位,而到2030年投产总规模将达到1.2亿千瓦左右。

  作为抽水蓄能电站的关键设备,抽蓄机组核心控制系统由计算机监控、调速、励磁、继电保护这四大系统组成,被喻为电站的“大脑”。

  此前,这个“大脑”一直是我国的短板。尽管我国在抽水蓄能主机设备领域已实现全面国产化,多项技术国际领先,但核心控制系统的关键部件仍依赖进口,备品备件更新艰难,控制程序为“黑匣子”,核心功能优化存在盲区。

  以“大脑”中的励磁系统核心部件直流灭磁开关为例,国际标准要求开关机械寿命达到2万次。“实际上,使用不到1年、开关动作次数不到3000次时,进口部件就发生了问题,厂商经多次催促才出具一份语焉不详的故障报告。”提起此事,南网储能修试公司技术专家闫文斌十分无奈。

  “核心控制系统受制于人,是我国抽水蓄能领域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最后一块短板。”南网储能修试公司副总经理巩宇说,“我们下定决心啃下这块‘硬骨头’。”

  这套系统国产化水平大致可分为“设备级”“部件级”和“元件级”,其中“元件级”自主可控水平最高,要求关键技术元件全部国产。

  2021年2月,南网储能牵头组建研发团队,选取广州、惠州两座抽水蓄能电站为平台,开展四大系统的“元件级”国产设备研发。

“排兵布阵”攻克多项关键技术

  “虽然一直盼着拥有‘国产大脑’,但真迈开这一步,心里特别虚。”南网储能修试公司自动化部总经理杨铭轩告诉记者,毕竟一个“大脑”涵盖核心控制器、调节器等206种设备,涉及近12万个元件。

  设备选型是研发的第一步,也是决定后续环节能否实施的关键。“我们必须挑选出最合格的元件‘队员’,才能组建起一支‘足球队’。”杨铭轩打了一个比方。为此,团队前后走访了国内70多家相关设备制造商。

智能运维研究院
专家团队
课题申报
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