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同志就《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答记者问
来源: | 作者:小荷 | 发布时间: 1169天前 | 23484 次浏览 | 分享到:


  答: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实质是生产要素从高碳领域流向低碳领域的过程。实现先立后破、打破路径依赖,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引导。《意见》系统提出完善有利于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土地、财税、金融、价格以及数据资源等政策,引导土地、资金、数据等生产要素投入到清洁低碳能源领域,加强要素协同配置,加快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一是强化国土空间保障。为解决清洁低碳能源开发利用涉及土地空间种类多、范围广、协调难度大等问题,《意见》提出 建立清洁低碳能源开发利用的国土空间管理机制,完善能源项目建设用地分类指导政策,调整优化可再生能源开发用地用海要求,制定利用沙漠、戈壁、荒漠土地建设可再生能源发电工程的土地支持政策,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考虑输电通道、油气管道走廊用地需求,对充换电、加氢、加气(LNG)场站布局和建设在土地空间等方面予以支持。为解决核电、抽水蓄能厂(场)址保护和管理协调问题,《意见》提出完善核电、抽水蓄能厂(场)址保护制度并在国土空间规划中予以保障的措施。同时,《意见》要求严格依法规范能源开发涉地(涉海)税费征收,为清洁低碳能源发展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二是加大投融资支持。一方面,完善支持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对碳减排贡献度高的能源项目予以支持,鼓励将符合条件的重大清洁低碳能源项目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范围,同时发挥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等引领作用。另一方面,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金融支持政策,完善清洁低碳能源行业企业贷款审批流程和评级方法,充分考虑相关产业链长期成长性及对碳达峰、碳中和的贡献,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支持力度。探索发展清洁低碳能源行业供应链金融,创新适应清洁低碳能源特点的绿色金融产品。


  三是完善价格政策。针对工业领域绿色能源消费,提出对余热余压余气等综合利用发电减免交叉补贴和系统备用费。针对建筑绿色用能和清洁取暖,提出鼓励电供暖企业和用户通过电力市场获得低谷时段低价电力,综合运用峰谷电价、居民阶梯电价和输配电价机制等予以支持。针对分布式能源发展,提出完善支持分布式发电自发自用、市场化交易的价格政策。针对储能和调节性电源建设,提出完善支持储能应用的电价政策,完善支持灵活性煤电机组、天然气调峰机组、太阳能热发电和储能等调节性电源运行的价格补偿机制。


  四是加强数据要素支撑。数据已成为能源领域重要生产要素。《意见》提出全面开展全国清洁低碳能源资源详细勘查和综合评价,完善并动态更新全国清洁低碳能源资源数据库。构建国家能源基础信息及共享平台,整合能源全产业链信息,推动能源领域数字经济发展。提高可再生能源相关气象观测、资源评价以及预测预报技术能力,为可再生能源资源普查、项目开发和电力系统运行提供支撑。

关键技术成果奖
申报要求
申报资料
审批程序
荣誉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