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中电联党群工作部(纪检监察室)
一台矗立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的扇叶直径146米的风电机组,日均发电约2.45万度,经666公里长的张北可再生能源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简称“张北柔直”工程)输送至北京后,可供首钢滑雪大跳台中心完成本届冬奥会期间的全部造雪量,相当于在一个标准篮球场堆出28米高的雪。

北京冬奥会秉持“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2月在北京考察工作时指出,绿色办奥,就要坚持生态优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冬奥会打下美丽中国底色。
来自张北的风电,点亮冬奥的灯。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月13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冬奥组委规划建设部部长刘玉民介绍,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期间,所有场馆都将采用绿电来供应。据测算,到2022年冬残奥会结束时,冬奥会场馆预计共消耗绿电约4亿度,可减少标煤燃烧12.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2万吨。
绿电看得见
每一度绿电可溯源、可查证
永定河畔,164米长的滑雪赛道宛如一条白丝带,飘扬于4座70米高的冷却塔旁。这里是在原首钢发电厂旧址上拔地而起的首钢滑雪大跳台,2月7日起陆续进行单板滑雪大跳台和自由式滑雪大跳台项目角逐,产生4枚金牌。
开赛前夕,11台大功率造雪机马力全开,一道道气柱喷薄而出,凝结成朵朵雪花,飘落在银装素裹的赛道上。
1.15万立方米,这是首钢滑雪大跳台冬奥会期间的总造雪量。“造雪约耗电2万度,赛时维护和补雪保养约耗电10万度。这些电力100%由绿色电能供应,放在过去,意味着要烧32吨以上的标准煤。”国网北京电力石景山供电公司经理张庆说。

不只首钢滑雪大跳台,北京冬奥会赛事期间,3个赛区26个场馆全部使用绿色电能。“国家电网建设完成了冬奥电力运行保障指挥中心,将赛区的供电可靠性提高到99.999%,这是历届冬奥会最高标准,并在奥运会历史上首次实现了全部场馆100%绿色供电。”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月19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秘书长彭华岗介绍。
步入国家电网公司冬奥电力保障服务中心,北京冬奥电力运行保障指挥平台大屏幕上,一张五颜六色的地图标注着各个冬奥场馆、换流站、场馆间线路等重要点位的信息。这座在原首钢焦化厂旧址上建成的“智慧大脑”,可实现对北京、张家口两地三赛区各场馆电力运行的实时监测与统一调控。
“指挥平台可延伸至场馆末端电源‘最后一厘米’,24小时守护着冬奥场馆电力设备,时刻感知设备运行状态和内外部环境,指导场馆电力团队开展巡视值守和应急处置。”国网北京电力公司冬奥办副主任代贵生说。同时,国网北京电力也实现了冬奥绿电全环节数据存证,让每一度绿电可溯源、可查证,为北京冬奥会100%使用绿电提供可信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