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能贯丝路 十年有成 ——写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之际
来源: | 作者:中国电力工程技术协会秘书处 | 发布时间: 712天前 | 8195 次浏览 | 分享到:


  丝路基金有限责任公司(丝路基金)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相继成立,为“一带一路”建设和双多边互联互通提供投融资支持。丝路基金于2014年12月成立,致力于为共建“一带一路”投融资提供重要支持,截至2022年底,承诺投资金额超过200亿美元,项目遍及60多个国家和地区。围绕“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丝路基金在共建国家积极布局一系列油气资源、电力、新能源和能源基础设施项目投资。截至目前,能源类投资项目共25个,承诺投资金额约68亿美元。亚投行于2015年12月成立,聚焦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其会员国从创立时的57个增长到目前的106个,截至2022年底,累计批准项目202个,融资额超过388亿美元,已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融资平台。


  中资金融机构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有力支撑“一带一路”能源合作项目高质量发展。国家开发银行积极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先后为99个“一带一路”能源合作项目提供资金支持,累计发放贷款近740亿美元。中国进出口银行金融助力100多个清洁能源电力项目,支持的“一带一路”清洁能源电力项目装机总规模超过2.2万兆瓦。中国工商银行大力支持能源国际合作,截至2022年底,工商银行能源合作存量项目共152个,项目贷款余额合计112亿美元。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作用,累计通过中长期险支持能源国际合作项目超过640亿美元,海外投资险累计新单保额超过320亿美元。


  多边金融机构推出专项计划,为“一带一路”沿线合作项目融资提供更多便利。我国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建立联合能力建设中心,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优化宏观经济金融框架提供智力支持;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签署合作备忘录,推动国际金融机构及相关发展伙伴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与多边开发银行联合筹建多边开发融资合作中心,有效撬动市场资金参与。


  人民币国际化也为“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提供强大资金支持。本币互换与跨境结算规模持续扩大。截至2022年6月,我国已与40个国家和地区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互换总金额超过4万亿元人民币。截至2022年底,我国已在17个共建国家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的参与者、业务量、影响力稳步提升,有助于推动我国与共建国家在能源大宗商品贸易、能源基础设施融资等方面的合作。2023年3月28日,中国首单以人民币结算的进口LNG采购交易达成,标志着我国在油气贸易领域的跨境人民币结算交易探索迈出实质性一步。

新能源工程师
报考条件
报名流程
执业证书
报名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