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加强可行性研究大纲成果应用 以金融精准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及说明》解读之三
来源: | 作者:中国电力工程技术协会秘书处 | 发布时间: 884天前 | 8139 次浏览 | 分享到:

  (三)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用性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这在可研大纲的编写要求中都有具体体现。突出表现在,可研大纲不仅强调对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分析,同时更加注重应用新理念、新方法,突出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安全效益的综合评价。例如,可研大纲在“项目影响效果分析”部分均明确要求对项目影响作出全面评价,除“经济影响分析”外,还要求开展“社会影响”“生态环境影响”“资源和能源利用效果”“碳达峰碳中和”总共五个方面的分析。

  (四)具有制度弹性,适用性强

  《通用大纲》和《参考大纲》区分政府投资项目和企业投资项目分别编制,根据不同的投资环境、条件、项目特点等针对性指导开展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工作,有利于提高可行性研究的专业性和深度。《通用大纲》对政府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提出原则要求,《参考大纲》则旨在对企业自主经营管理和投资决策起积极引导作用,有利于促进“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一目标的实现。同时,可研大纲鼓励根据行业、项目不同情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事求是,对相关内容做适当扩充或简化。

  二、可研成果在银行授信评审决策中的运用

  可行性研究是投资项目的一项普遍的前期基础性工作,其研究成果在工程设计、行政审批、项目实施、竣工验收、投融资合作、后评价等各行业领域都有广泛应用,也已成为包括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内的诸多投融资主体内部决策的基本依据。

  (一)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是银行授信的必要前提

  可行性研究最早可以追溯至20世纪30年代美国对于其田纳西流域综合开发的成功分析论证。二战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管理需求与水平的提升、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多,可行性研究逐步发展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科技等领域普遍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并随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项目带入发展中国家。1978年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工业可行性研究编制手册》,提供了可行性研究的初步理论框架和分析标准。1981年,原国家计委明确把可行性研究纳入基本建设程序,随后,可行性研究理论与实践在我国得到不断丰富。由于可行性研究不仅涉及项目宏观政策层面的分析,也包括微观技术层面的论证;不仅有对项目建设的多技术方案的比较,也要求对项目运营、财务管理、项目影响效果与风险防控提出合理方案,因此已成为国内外银行接受项目融资申请的前提。通常,一个中长期投资项目申请银行授信,须先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编制单位须符合国家有关部门关于工程咨询或固定资产投资咨询机构资质的规定,可行性研究报告依法依规获得相关审核通过,由此作为银行授信评审与决策的起点。

物联网工程师
报考条件
报名流程
执业证书
报名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