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绿证与其他机制实现有效衔接。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与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机制衔接。消纳责任权重制度自2019年实施以来,推动我国可再生能源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为更好压实消纳责任,近年来我们不断完善消纳责任权重制度,去年新设立了电解铝行业的绿色电力消费比例目标并使用绿证核算。二是与能耗双控机制衔接。落实可再生能源消费不纳入能耗双控相关要求,2024年国家能源局会同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联合印发了绿证与节能降碳政策衔接的通知,明确将绿证交易电量纳入节能评价考核指标核算,有力支撑非化石能源消费水平提升。三是与碳市场和碳排放核算机制衔接。厘清绿证和碳强制市场边界,明确重点排放单位电力间接排放不再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管理范围。做好绿证与自愿减排市场(以下简称CCER)协同,明确深远海海上风电和光热发电项目业主按有关规定自主选择绿证交易或参与CCER,避免重复获利。明确要求绿证纳入碳排放和碳足迹核算,要求推动建立绿证纳入行业碳排放核算的制度规则、绿证纳入产品碳足迹核算基本方法与通用国家标准。
(四)绿证走出去成果丰硕。一是加强绿证议题交流。将加强绿证合作纳入多双边合作的重点议题,大力宣介中国绿证政策及成效。在中欧能源技术创新合作论坛、中欧绿色发展论坛等宣介推广中国绿证,将绿证议题纳入中英经济财金对话成果清单。二是积极推动绿证国际互认。去年11月,国家能源局组团赴丹麦和欧盟总部开展了绿证专题调研,宣介中国绿证开展情况,就中欧绿证互认和如何在碳边境调节机制下更好发挥绿证作用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取得积极成效,各方认可中欧绿证的设计理念高度一致、制度规则基本相似,具备加快互认的基础条件。今年初我们与丹方联合组织召开了发布会,共同发布了成果报告,报告可以在国家能源局和丹麦能源署官网下载。三是加强与国际组织交流。国际绿色电力自愿消费倡议组织(以下简称RE100)在跨国企业中有很大影响力。为更好满足企业诉求,去年年底,相关智库机构赴英与RE100进行了技术交流,全面介绍了中国绿证制度情况,从交流情况看,形成的共识越来越多,为RE100后续无条件认可中国绿证创造了有利条件。
随着绿证制度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快购买绿证,中国绿证市场活力不断增强,核发、交易规模和交易主体数量显著提升。同时,大型活动、用能企业、公共机构、居民用电均通过购买绿证实现绿色电力消费:杭州亚运会、上海进口博览会、第十一届全球湘商大会等均通过绿证实现100%绿色用能;绿证已成为企业建设绿色产业链,报告碳足迹,完成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报告披露,践行社会承诺的重要工具;居民自主购买绿证数量不断提升,绿色电力消费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绿证工作取得巨大成果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比如目前绿证市场供需不平衡,绿证价格较低,绿色电力环境价值尚未充分体现;绿证纳入碳排放核算的具体方法还需要进一步明确,相关标准还需要进一步健全;绿证国际互认仍需持续推进。
三、全力推动绿证工作再迈新台阶。绿证的推广应用和绿色电力消费的逐步提升,离不开各部门、各地区、各行业企业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也离不开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国家能源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聚焦绿证用户实际需求,会同有关部门加快培育好绿证市场,发挥好绿证作用,推动绿证工作再迈新台阶。
一是加快培育绿证市场。落实能源法相关要求,为加快建立绿色能源消费促进机制,聚焦目前绿证供需不平衡、价格较低的问题,我们会同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和国家数据局联合编制了促进绿证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今天发布会后将挂网公布,接下来慧敏同志将具体介绍。
二是全面做好机制衔接。进一步将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压实至重点用能单位,在去年对电解铝行业提出绿色电力消费比例要求基础上,今年拟对更多行业提出绿色电力消费占比要求并使用绿证核算。落实能耗双控向碳双控全面转型要求,在使用绿证做好今年节能评价考核指标核算基础上,研究绿证纳入碳排放双控考核的具体办法。研究明确绿证纳入碳排放和碳足迹核算的具体办法,推动将绿证纳入碳排放核算相关规则和标准,配合研究省级电力剩余排放因子,动态更新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碳足迹因子。加快推进绿色电力消费认证。编制推动绿色电力消费认证的意见,推动出台绿色电力消费认证相关标准,为用能单位提供绿色电力消费认证服务。
三是积极推进国际互认。与主要贸易伙伴国家和地区开展绿证相关交流沟通,积极推进绿证国际互认。加强与欧盟方面沟通,推动中欧适时签订绿证互认互信协议,推动中国绿证在碳边境调节机制等涉碳贸易规则中更好发挥作用。相关机构做好与RE100沟通,推动RE100对中国绿证实现无条件认可。
四是全面做好政策宣介。紧密对接绿证用户需求,加大绿证政策主动宣介力度。编制印发《绿证发展报告2024年》和《绿证百问百答》,后面陈涛同志和慧敏同志将分别介绍。鼓励有关行业协会继续发布绿证消费排名,完善排名维度和层级。对接各地,特别是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绿证需求较多的地区需求,充分发挥绿证绿电服务中心作用,满足企业诉求。此外,我们正在策划聘任绿证绿电推广大使,拟邀请具有广泛影响力、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热心公益事业的社会人士担任。
网络技术支持
北京万众久合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邮编:101500
邮箱:121616107@qq.com
联系我们
电话:13811152553
微信:CEPETA666 或 dianli936
邮箱:zgdlxh@vip.qq.com